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

都市客家語言流失初探及解決之道 ~客家人的危機系列之六~

由於工業化的結果,首先的影響是先造成島內移民,客家人亦由鄉村進入都市或都市邊緣,或許也有形成客家小聚落(此種小聚落是由於同鄉拉同鄉、親戚朋友拉親戚朋友造成) ,然而由於強勢福佬人或更強勢的大陸移民壓縮,在外面絕對不敢表明自己是客家人或說客家話,大體上來說,現年五、六十歲以上客家人當作第一代移民,百分之百會說客家話,其第二代約四十歲左右,則仍有百分之八十會說客家話,而到其第三代,則僅剩百分之四十五,到其第 四代,則約僅百分之二十或更低,此中最大的原因,乃肇因於民主化、自由化的速度加快,此外各族群通婚變成常態之後,更加造成客語之流失,每思及此後果,不禁撫桌長嘆,幸也!非也!
第二種情況是,原本純客家二線城市,例如中壢、新竹等,以及純客家鄉鎮,例如美濃、龍潭等,這些地區是福佬人及外鄉人移入,而非客家人移出,此種情形,客語流失速度較緩、較輕,且由於客家人先天特性,很容易學會他種語言,以利溝通、作生意,加以由於通婚情形普遍,其第二、三代,或多或少流失,估計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不會說客家話,真是令人痛心!
所幸由於時勢變遷,這十年來,政府都在全力扶持客家文化,行政院客委會及其他縣市政府客家事務單位,也非常用心,做了非常多的工作,客家話的流失似乎止血,客家人也比較勇敢站出來,大聲說:「我是客家人」〕,也常聽到福佬人自稱自己有客家血統,此種現象非常令人振奮,但是這樣仍然是不夠的。
解決之道,除了現行小學母語課程及各客家社團客語推廣之外,建議是否可推行全國〔客家週〕,進而〔客家月〕也不為過,在〔客家週〕或〔客家月〕期間,每人包含電視、電台節目各主持人,及各項公開集會,公開場合在開場時,都要說一、兩句客家話,例如:「大家好」、「按早齊」、「吃飽盲」等就足夠了,以造成風潮,期待日積月累或有大用,野人獻曝,提供政府及專家學者參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