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客家」是台灣居民中第二大族群,由於族群性格偏向內斂保守,因此在過去一直是沉默的一群人,直到最近政府開始重視客家文化,客家意識才漸漸抬頭,他們獨特的生活習慣也才慢慢為人所知。客家人有獨特的遷徙歷史以及嚴苛的生活環境,此一特色也反映在飲食習慣上,例如食材選用上多山珍,口味上講究『鹹、肥、香』等,在今日講究健康飲食的風潮下,客家餐館為了因應大眾口味,勢必要做出調整以因應變化。飲食是探討一個族群文化最重要的媒介,藉由瞭解客家飲食文化特性,比較傳統與新式客家菜之間的差異,研究潛藏於其中的內涵與意義,盼能為過去及今日客家飲食風貌做一完善地呈現。
在開始探討客家飲食之前,先介紹何謂客家人。客家人為漢族的一個民系,顧名思義是客居他鄉為家之人,根據羅香林教授的研究,歷史上客家人約有五次由北向南遷徙的紀錄,第一期來自東晉五胡亂華,祖籍來自今河南、山西等地;第二、三期大約自唐末黃巢做亂,至北宋才遷入贛南,之後進入閩西,再轉徙粵之東北;第四、五期大約是明末清初,滿族南下,部分客家人向其他地區或海外遷徙;獨特的背景以及艱困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客家人勤勞、節儉、團結的特性,此一特性也反映在飲食文化上。
學者指出:一個民族的飲食習慣是由於地理環境、農業資源、文化型態、族群的飲食習性、交通運輸所造成。而由於客家人主要居住於閩粵贛三省的交界處,地處山區,所以在食材使用上以當地出產的大米、雜糧、?鴨魚肉以及山珍野味為主,山貨多而海鮮少。
客家菜的特色在
1.重內容,輕裝飾:客家菜量多、實在,不講究盤飾,正好反應客家人實際的性格,沒有繁複的裝飾,只求紮實的份量。
2.重原味:講求菜餚本來的味道,而少調味,菜餚搭配也較單純、不複雜,有說法認為這是客家族群強調本味的思想,但某些研究者認為這是因客家人久居封閉山區之中,沒有受到其他近海菜系的影響所致,反而保留了現在最盛行的自然原味烹調風格。
3.喜歡吃內臟、雜物,推論這是因為所處環境和生活條件所造成,必須物盡其用不浪費,但也促成了客家善烹內雜的本領(楊昭景,民92,客家飲食文化輯)。
生活環境嚴苛,再加上大量勞動的工作,為了維持體力與補充大量活動流失的汗水與鹽份,因此大部分的客家食物都是重口味、多肥油,以配合大量的米飯加強體力。並且醃漬的菜餚特別多,此係因客家族群過去生活條件較差,養成生性勤儉樸實、刻苦耐勞的個性,為了保存食物與充分利用食材,因此研發出了各式各樣的醃漬品。王增能(1995,客家飲食文化)先生在論述客家飲食結構時也提到:客家人飲食特色在於素、野、粗、雜的傳統吃法。所謂素,指的是生活條件艱苦。而吃粗,除了食物以大米、粗糧為主外,還體現在菜餚名稱不夠文雅,烹調也不精細,包括刀工在內。如果以現代的觀點來看,客家人因應體力以及生活環境的需求,發展出大量由支與醃漬品的飲食模式,佐以桔子薑麻等丘陵地作物製成的醬料以求平衡,可說是高度發揮智慧的飲食文化。
客家地區行之有年的四炆四炒,可說是客家族群的官方菜,四炆:肥湯炆筍乾、鹹菜炆豬肚、炆爌肉、排骨炆菜頭。四炒:炒肉、鹹酸甜、豬腸炒薑絲、鴨紅炒韭菜。炆是指大鍋烹煮、持久保溫,或又稱為”悶”,這種烹調方式和傳統客家家庭結構有關,由於多為家族式群居,人口眾多,因此在烹調時採用這種能煮大量食物的方式。綜觀以上幾道客家的代表性菜餚,多數有易下飯、口味重,可以保存很久的特性,並且食材決不浪費,充分顯示客家人節儉的美德。
觀察客家文化會發現其中融合許多不同地區族群的元素,這是因為客家人在移民的過程中與當地其他族群往來密切,因此客家文化亦有中國南方土著的特徵,學者李國祁(民74)提出”內地化”的觀點;陳其南先生則提出”土著化”的觀點相印證。台灣客家族群的移入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,屬於後到的族群,故大多數只能選擇偏僻的山區落腳扎根,因此除了顯著的傳統代表菜餚外,有許多飲食習性和菜餚皆與鄰近族群相互交融,於是產生了另一種新飲食風貌,正如今日客家菜中的樹豆排骨、南瓜粄、山苦瓜的應用,探究其來源,實為原住民食材的再運用,包括其他因地制宜而衍生出的新代表菜色,諸如內灣野姜花粄粽、北埔柿餅、杭菊花茶食、茶點、萬巒豬腳、內埔花生豆腐…等。由以上可知,客家文化有很好的調適能力,以及能兼容並蓄的精神。
總合以上各點,客家菜鹹、肥、香特色的形成和艱困的居住環境,以及需要大量勞力的生活型態有關,但在今日富裕的社會中,飲食已不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,講究少油、低鹽,健康養生的觀念營成一股風潮,因此,面對這樣的轉變,現代的客家菜勢必會做出調整。
為了比較傳統與現代客家餐館的差異,實地探訪台北市有名的客家餐館後,有幾點發現,相對於傳統客家地區的菜餚,有精緻化、少量化等特徵;值得注意的是,店內除了有多道著名的客家傳統菜之外,考慮到非客籍的消費者,在菜單上也添加了許多非客家的元素,如增加了牛肉、海鮮類等食材,以及包含些許廣式及台式料理。
本次選定位於台北市吉林路上的『你家我家客家菜』,就屬於都會客家餐廳的代表,店主人藍清雨先生為中壢的客家人,於30年前成立這家餐廳,經過多年的用心經營,你家我家客家菜的名聲在客籍與非客籍顧客之間流傳,目前是台北市內極為有名的客家餐廳,根據店內服務人員透露,平時常常會有日本人慕名而來到這裡用餐,證明這家店的知名度的確很高。
就口味上來說,你家我家客家菜仍保精髓,風味道地,店主人表示,開業至今累積了許多老客戶,尤其是還有長達30年的忠實顧客,從年輕吃到老,因此對客家菜的口味特別注重。店內的客群客籍與非客籍都有,我們訪問了店內的的客人後,客籍的顧客表示,這家店的口味讓他想起媽媽的味道,吃過許多客家菜就屬這裡最好吃;至於非客籍的顧客也表示口味很不錯,願意再到這裡用餐。至於食物的口味是否會太鹹或是太油時,顧客則表示還可以可接受。試吃後發現,這是由於店家在做菜時會細心的將肥油剔除,例如代表性菜色薑絲炒大腸,不同於傳統客家菜的做法,店家在製作時會細心將腸內肥油去除,使得油脂降低不少,多了清爽的口感;另一道福菜湯,傳統客加庄的福菜湯會有滿滿一層肥油浮在湯面上,而這裡的湯面則是乾乾淨淨,味道較輕淡。
一般來說,由於傳統客家人多為大家庭,並且工作勞動量大,因此都是炒大盤的菜、切大塊的肉,以及不講究視覺美感的粗糙的刀工。你家我家客家菜位於台北市,用餐的顧客型態有小家庭或是朋友間聚餐,人數較少,因此在菜量上作出調整,甚至還有2-3人份量的小盤,這是針對台北人的飲食習慣而做出的改變。此外飲食不單單只有吃的部分,一定要色香味具全,在視覺上也要讓人有想吃的慾望才行,由於傳統客家菜不夠精緻,所以一直無法進入中國的名菜榜上。因此精緻化是『你家我家客家菜』的另一項改變,為了提升客家菜的品質,在刀工上較為講究,食材切得很細緻,並且在裝盤時考慮平衡性和色彩,務求讓客人吃的開心,我想客家菜要為現代社會接受,精緻化是一個必備的條件。
另外一個現象是,大部分的顧客採取『組合式』的點菜法,也就是說,幾乎每桌都必點一至三道的傳統客家菜,之後便是按照其本身的飲食習慣點自己想吃的菜色,這也說明了為何菜單的設計上必須要融合多種不同的菜系;台北市的客家人口比例低,考慮到前來消費的顧客多樣性,包含閩南人、本省人、外省人、福佬客等,以及他們的喜好,此種方式讓顧客比較容易接受,進而願意到客家餐館來消費。
總結來說,客家菜在現代都市中生存的法則:一是口味的健康化,現代人注重養生,因此傳統的多鹽多油勢必要做出改進,才能夠因應飲食風氣的轉變;二是少量化與精緻化,社會經濟的變遷導致傳統大家族的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及折衷家庭的出現,因此有必要在菜量上做出調整,而生活富裕讓消費大眾注重的除了口味外,還有菜餚的外觀,將飲食由單純的吃轉變為品嘗,消費者的期望變高,客家菜也必須要力求改進,提升本身的水準。最後則是融合與創新,客家人的適應力極強,這和他們不斷的遷徙歷史有關,每到一個地方落腳,他們就會將本身與當地融合,許多經典客家菜色即是因此創造出來的,常見如椒鹽苦瓜,就是和當地的居民交流後所產生出來的,因此,在致力保留原鄉原味的同時,不斷的調整做出改變是客家菜讓繼續存活的重要因素。
參考資料
羅香林(1987)《客家源流考》,台北:世界客屬總會秘書處
楊昭景(2003)《客家飲食文化輯》,台北:行政院客家委員會
王增能(1995) 《客家飲食文化》,福建教育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