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

〔客家人〕及〔客家文化〕的危機與省思

近年來由於社會的開放與進步,各族群也掙脫數十年來政治的枷鎖,開始覺醒,在台灣的客籍人士,也在前輩十餘年的努力下,漸漸成立各種社團,努力爭取政府的資源,以發揚我客家文化及精神,然而不可諱言的,大部份的客家有識之士,也發現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客家人,在外有「大福佬」沙文主義強勢文化壓迫,內有客家社團不夠團結的隱憂,也更突顯了「客家人」及「客家文化」的危機,客家界的精英學者也察覺到此種危機的存在,在幾經努力的運作之下,終於迫使政府於90614日,在行政院下成立「客家委員會」,此委員會的員額編制及預算規模均非常的小,不能令人滿意,但是,到底代表著客家人在臺灣上的一個「里程碑」,仍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。 
        
然而,一般民眾可能納悶,究竟什麼是「客家人」及「客家文化」的危機,談到此問題之前,我們必須了解到「客家人」及「客家文化」是互為因果關係,相互運動,一種危機會帶來另一種危機,反之亦然,在臺灣,根據學界及政府的推估,客家人約在350萬至400萬左右,而在這麼多的人口當中,其中的危機在於年輕的一代,已全然忘記了自已是一名客家人,這一種現象尤其在雲、嘉、南地區更是嚴重,原來的客家聚落,十之八九全部「福佬化」,其後代均以「福佬人」自居,此現象亦可在北部地區的三芝、桃園等明顯見到,三芝鄉已幾乎找不到客家人,及聽到客家話,我們可以稱做「流失的客家人」,此現象也漸漸在龍潭、觀音、甚至高雄的美濃鎮等純粹的客家之鄉發現,近年來,許多年輕世代使用福佬話溝通及聊天,我們並不反對族群融合及語言溝通,然而「客家人」及「客家文化」,卻在強勢的語言文化之下,不知不覺中一點一滴的流失,都市化程度愈高之地流失愈嚴重,根據推算,400萬客家人當中,能講流利客家話者,可能不到250萬人,真是值得警惕,客家話除了作為溝通工具之外,更是凝聚「族群感情」的必備條件,更是客家人的表徵。「客家話」之不存在,「客家人」也不存在,更遑論「客家文化」之存在。 
        
談到「客家文化」,狹義的為一般大眾所認知的,為「唱山歌」、「硬頸精神」、「打?粑」等,不錯這些都是對的,也都是客家文化的一部份,然而客家文化不僅是如此表象而已,有其更精深的「文化內裡及精華」,應該更能突顯出來,譬如數千年來遭受顛沛流離的生活,所造成客家人特殊的族群性格,是否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顯現出來,在中國的歷史上,遠者如明朝之朱熹、文天祥,清朝如太平天國洪秀全及四大天王,以及國父孫中山先生、黃花崗72烈士,大半均為客家人,甚至於近代中共領導人鄧小平、李鵬、葉劍英,新加坡之李光耀等等,均為我客家前輩,他們的正氣毅力,斑斑可考,據以比較目前在臺灣的客家人,似乎又是如此柔順、如此的易於掌控!臺灣的李登輝前總統自稱客家人,現任陳水扁總統亦稱為客家子弟(此二人均可歸屬於流失的客家人),而此二人在各種表現上,卻顯出截然不同的風格,諸位是否可以指出「李登輝」先生所表現出的精神,是「客家人硬頸」的精神,亦或是「日本武士道」的精神? 
        
當然,有人說因為臺灣是一個小島,島國之民目光如豆,客屬文士長居於此300年,不免受影響而改變,君不見,臺灣客屬前輩,幫助清政府平定林爽文之亂等,因而有了義民廟等之設立,客家精神依稀可見。 
        
再者,客家人的定義,亦或是多少影響此種客家文化精神的原因,300年來多為混血,或多或少對於客家人總會多少有些改變吧!有些觀察者指出,目前臺灣的客屬人士,或許「硬頸」較少一點點,然而吃苦及逆來順受「韌性」似乎加強一些,總之,改變或許有一些,然而「客家」仍為「客家」,一個優秀的族群。 
        
非常幸運的「臺北縣客屬文化協會」及臺灣許多的客屬團體,均在努力發掘及發揚「客家文化」,例如,新竹縣政府主辦的「全球客家文化節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我們能夠理解,這些活動雖不夠完美,但確值得鼓勵,談到「文化之推廣」,我們必須老實說,我們所需要的「推廣客家文化」是持續性的,也就是每天都在推動,就像吃飯穿衣,而不是斷續的,像廟會或是拜拜而已,我個人看到了美國的猶太人,百年來仍然持著一貫的小帽及宗教,值得敬佩,雖然我並不完全贊同他們的做法,然而我所期望的是「客家文化」,至少能落實在每個客家人的「家庭」裡面,讓家庭內能保有客家人的特色及精神。 
        
筆者才疏學淺,限於個人學養不足,未能作系統性的研究解析,但願藉此「拋磚引玉」,希望能夠吸引客家長輩、學者菁英及晚輩們,共同思索,共同為臺灣的客家人,及客家文化找出推動力做出貢獻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