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

淺談「都市客家人的特性」------台灣客家人危機系列之3

近數年來台灣由於急速工業化及現代化的結果,使得農業式微,因此使得傳統上秉持「耕讀傳家」的客家人被迫再一次的「島內移民」,然而此種「島內移民」大大不同於古時候客家人五次集體南遷,此種差異也造成了台灣都市客家人,更加隱藏自己,更加速了客家文化語言的流失,以下數項來觀察都市客家人的特牲,比較其變化的情形:
  1. 古時候由於集體南遷避禍人數眾多,因此自然形成聚落(鄉鎮),有了聚落各種文化語言禮俗均易保留,然而島內移民卻由於謀生,並且各人的能力技術專業均不同,因此不易形成聚落,而散居於各地區人數更顯的少數,因此,自然而然的隱藏自己.隱藏語言文化等,或謂台北市通化街攤商等仍類似保有「聚落」的現象,然而通化街為迎合大多數的顧客,通化街的客家人被迫以他種語言溝通,客家語言文化仍流失不少,此種現象乃是世界全體少數民族的悲哀,然而如果能夠自己團結,一部份仍用客家語,一部份用國語夾雜溝通慢慢推廣,要挽救台北市客家語言其實仍大有可為。
  2. 客家人由於個性較保守因此反應在都市客家人中仍具有此種特色,大家不容易在工商界中找到大開大合的英雄(或梟雄)人物,均以開店及中小企業為主,亦同時在公務員體係及教育界發現,客家人由重視教育及保守個性,因此為求有保障的生活,所以有相當多的人參加國家考試進入公教體係,此種持性在教市客家人亦同,並無太大改變。
  3. 在從前,證諸歷史上的記錄,客家人對待統治者,均是採取「忍、忍、忍....」或採取離開避禍,一直到最後一刻忍無可忍揩竿而起,一旦揩竿而起,則?頭顱灑熱血不計代價?牲,一定要到成功為止.此乃所謂客家「硬頸」的精神所在,然而在現代可能由於政治人物均較聰明,對於客家人採取懷柔政策,不會將客家人逼到牆角,仍可維持中產階級之生活,因此此種「硬頸」精神較不易顯現,然而仔細觀看都市中的此一族群,尚有少許蛛絲馬跡可見客家硬頸精神,差堪安慰。
以上為筆者個人觀察淺見,並無田野調查之學術基礎,僅為拋磚引玉,深望我客家學者能做系統性的研究,則客家人之幸甚!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